環境侵權的特征分析
2018-5-25 21:18:25??????點擊: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大規模展開,由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所造成的環境侵權現象及其救濟將成為今后我國的一大社會問題。環境侵權作為現代工業社會的一種新型侵權行為,在我國尚未展開深入、系統研究,有關的立法也不完善。環境侵權的特征乃是環境侵權迥異于傳統侵權行為的內在根基。因此,對環境侵權特征的分析,就成為研究環境侵權的首要任務。關于此點,學者們已從不同角度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環境學家金瑞林先生認為環境侵權具有主體不平等、侵害對象廣泛、侵害行為具有合法性、連續性和不確定性及侵害程度和范圍為嚴重的社會性權益侵害四個方面;陳泉生研究員把“環境侵害”的特征概括為社會性、價值性、間接性、復雜性、多元參與性與緩慢性六個方面;曹明德博士認為環境侵權表現出不平等性、不確定性、潛伏性與復雜性等特征;王明遠博士則表述為:主體的不平等性、不可互換性,原因行為在價值判斷上的社會妥當性、合法性,侵害狀態的間接性、連續性、反復性、廣闊性和累積性,以及環境侵權兼具私害性和公害性四個方面。
其實,環境侵權作為一個集合性名詞,是對各式各樣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所生權益侵害的總稱。而各式各樣的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致人、物損害現象的發生原因、形成機理與結果狀態等均有不同。因此,所謂環境侵權的特征,只能是從總體上而言,其相對于現實生活中各種具體的環境侵權形態尚有一定的伸縮性與相對性。基于這樣一個認識,并參酌前人研究之得失,筆者擬從環境侵權的主體、對象、原因行為、侵害過程及損害結果等方面對其一般特征作如下分析
其實,環境侵權作為一個集合性名詞,是對各式各樣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所生權益侵害的總稱。而各式各樣的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致人、物損害現象的發生原因、形成機理與結果狀態等均有不同。因此,所謂環境侵權的特征,只能是從總體上而言,其相對于現實生活中各種具體的環境侵權形態尚有一定的伸縮性與相對性。基于這樣一個認識,并參酌前人研究之得失,筆者擬從環境侵權的主體、對象、原因行為、侵害過程及損害結果等方面對其一般特征作如下分析
- 上一篇:尋求中國規劃設計發展創新的基點 2018/5/25
- 下一篇:城市綠地群落構建的缺陷與優化途徑探討 2018/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