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武漢當仁不讓
2018-5-20 18:58:47??????點擊:
在全國“兩會”上,有不少曾在武漢生活和工作過,現在外地就職的代表委員。與本報記者談到武漢,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興致盎然,言辭中充滿關切。
對武漢提出的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宏偉目標,情系武漢的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在他們看來,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武漢應當仁不讓。
顧海良,國家教育部黨組成員、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院長,曾任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武漢是個非常好的地方,完全可以建設成國家中心城市。”全國人大代表顧海良在“兩會”場外對記者說。
在武漢生活和工作10年的顧海良說,武漢在近代史上是工業化很早的城市,新中國建國后是國家重點建設的經濟文化大城市,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種種原因武漢發展滯后了一些。但現在這幾年,武漢調整發展戰略,發展很快。特別是武漢城市圈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建設“兩型”先行先試,使得武漢發展得到更廣泛的資源配置的余地。
顧海良認為,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有諸多優勢,比如文化傳統、工業化傳統深厚,科教資源非常豐厚,這對一個城市未來發展非常重要。他說,把武漢打造成一座國家中心城市,對湖北乃至中部地區的崛起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對武漢提出的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宏偉目標,情系武漢的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在他們看來,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武漢應當仁不讓。
顧海良,國家教育部黨組成員、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院長,曾任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武漢是個非常好的地方,完全可以建設成國家中心城市。”全國人大代表顧海良在“兩會”場外對記者說。
在武漢生活和工作10年的顧海良說,武漢在近代史上是工業化很早的城市,新中國建國后是國家重點建設的經濟文化大城市,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種種原因武漢發展滯后了一些。但現在這幾年,武漢調整發展戰略,發展很快。特別是武漢城市圈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建設“兩型”先行先試,使得武漢發展得到更廣泛的資源配置的余地。
顧海良認為,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有諸多優勢,比如文化傳統、工業化傳統深厚,科教資源非常豐厚,這對一個城市未來發展非常重要。他說,把武漢打造成一座國家中心城市,對湖北乃至中部地區的崛起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上一篇:汶川5A景區被質疑 2018/5/20
- 下一篇:水鄉花園 中國鮮切花之鄉大云 2018/5/20